vendredi 4 décembre 2009

梅洛龐帝關於塞尚之論

梅洛龐蒂在<塞尚的疑惑>的探討之核心概念
一、表達方式之同質性梅洛龐蒂認為視覺藝術的傳統表達方式採取的是「幾何式視野」
(geometricperspective)
或「攝影視野」(photographic perspective;Merleau-Ponty, p.14),
例如單焦視點的攝影作品與單點透視的繪畫作品,遠處的物體顯然小於近處的物體。
塞尚繪作不然,塞尚同樣也察覺到這個道理,在畫作<穿紅衣服的塞尚夫人>(1890-1894)
或<坐在搖椅上的塞尚夫人>(1889-1890)中,塞尚夫人背後牆上兩側的壁紙,
呈現出不同的高度,不能連成一條直線,對我們的「理智」而言,這樣的偏斜似乎是敗筆,
其實塞尚是告訴我們:肉眼所見並不像我們想像中幾何學上完美的線條與形狀。
塞尚的繪畫觀可以從格式塔心理學獲得類似驗證,例如兩條等長互相垂直的直線,
我們卻感覺垂直線比水平線長。因此,塞尚要讀者用肉眼的原初知覺去觀看他的畫,
如此一來,那些偏斜或變形就變得極為自然,不至於令人感覺突兀或奇怪。
對於真實世界的知覺其實並不像在繪畫或攝影等平面作品中呈現的那樣規則,
同樣的場景在真實知覺與攝影作品中相較,
真實知覺的遠處景物比攝影作品中呈現的要大上許多
,觀者反而可以從中獲取「蘊含豐饒的無盡真實性」
(aninexhaustible reality full of reserves Merleau-Ponty, p.15)。
因為塞尚揭示出真實生活世界的多變遊移,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覺是「活的視野」(lived perspective),
並非規律而整齊的幾何視野。從「活的視野」觀看世界,
顯示出塞尚繪畫嘗試對自然與物體進行更真實的理解與掌握,
因為在真實的觀察情境中,人的視點是不斷動移的,
因此固定視點的透視法並不能把握真實的自然,只是在模仿自然。
梅洛龐蒂認為塞尚的作畫方式正是現象學方法,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的塞尚,
在繪畫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將繪畫從寫實帶入「抽象的、辯證的、二向度的面性特徵。」

Auc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