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20 juin 2010

6/20 《形、音、異 Mobilité, sons et formes》GRAME, Centre National de Creation Musicale & Musée des Beaux-arts de Taïpei





下午聽了很多當代音樂的創作及錄像,音樂迷的我今天聽了許多低限音樂

:) 音樂不好睡很好聽


聲音藝術是在北美館少見的部分
目前是第二次聲音藝術相關的展


《形、音、異Mobilité, sons et formes

以往在台北雙年展裡大量的錄像作品隔音的不好 許多人會批評 但這次聲音藝術展覺得沒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聲音融入環境
適宜的場域 相當程度黑幕隔開
環境對於聲音的接納性是聲音藝術展蠻重要的一環

今天20號下午北藝的教授王瑞福做導覽
談聲音空間
許多展呈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部分作品使用程式轉換的部分屬於相當程度跨域合作

有程式設計是將展場人聲 重組...

再進行轉換的音頻輸出至場域中



展場中很想拍只有
Denys VinzantD’Ore et d’espace

:)

其餘作品多屬影像投影

《此時此地》作品空間相當廣蜂鳴器黏接玻璃片

屬於大型的聲音模組裝置作品

在台灣展時減去不少有40多塊原本可以展最多時75塊

刪減過的層次還是很好聽


Denys Vinzant《此時此地》展場屬於高頻的音頻

中間圓形玻璃球屬低頻 中和過多高頻的音律聲調


但模仿生命界自然的水與風的音律與玻璃片反射


展場裡音律
遍布場域 屬人工狀態下卻仍能使自然韻律浮現

和聲相當好聽

對位法將看似亂中顯出音樂的層次


聲音是來自像音樂卡片中間的機芯----再結合金屬線傳導

這件作品照片來自 here

圖片提供/北美館

D’ore et d’espace

阿拉伯文的樂譜裝飾♥

型態裝飾後很像中國的鑼

D’ore et d’espace 有賣CD 耶 限量幾片而已

沒有買哈哈

下次還想聽再去晃晃看還有沒有

不然可以自己來弄了......


Thierry De Mey -《俯拍》

音律和影像

觀看者腳踏著陷落在白沙當中:)

Steve Reich的音樂

經 過同意拍的

一片白沙上,持續不斷的腳步拖移留下痕跡,

「畫」出如薔薇花狀的曼陀羅圖騰,影像的拍攝採由上往下俯拍




13件聲音裝置看了很久很久

裡面音樂創作的當代作曲家有許多非常喜歡之後可以繼續研究一下:)

莊普教授的地下展在B1展..........

高堤耶.....沒看..





酒泉街都淪陷了XD

花博只有這個看的出來樣子

其他都還在鋪地面 那種地板製磚不怎麼平....全部都在圍

好像看見些稀稀疏疏的波斯菊

心裡覺得4個月多要變博覽會出來真是太強XD



3 commentaires:

許舜慈 Shun Tzu HSU (Zoé HSU) a dit…

哈我沒有衝勁耶

是去聽音樂:)
期末報告來報告去哈
音樂好聽 有些錄像很喜歡是在森林裡喔......

Wayne a dit…

您好
D’Ore et d’espace 的CD
請問是在北美館裡面購買嗎
謝謝: )

許舜慈 Shun Tzu HSU (Zoé HSU) a dit…

TO Wayne

是喔 在北美館裡面

外邊原本的紀念品販賣入口右側
有幾個參展音樂家的CD
D’Ore et d’espace 應該仍在裡面

因為是原本創作的集合錄音 我想可能跟在北美館聽到的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