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dredi 3 avril 2009

人河互動的台北城市 !?

我們是在水岸邊的學校,

學校位於浮洲,原先之於板橋熱鬧之外的蠻荒,

「浮洲」之意,

在口述史裡 : 是漂浮起來的邊緣地帶,

是原先板橋有些偏僻之地

「浮著浮著,不重要的......?」

所以早期能蓋了這樣的幽靜的學校,


而今學校能慢慢將一些校地收回,


都要感謝----浮洲-------這塊原先寂寥的地方




浮州界於大漢溪和湳仔溝之間,

早期為大漢溪的河道,

後來泥沙沈澱,形成網形、漂浮沙洲,

在二、三百年前漢人來時,環境並不穩定,較少人前來開發,

是人們稱做浮洲的主要原因



大漢溪及新店溪流經板橋市區邊緣

而我鎮日穿越萬華與板橋之間,

等於是從河流的右岸與左岸間往返,

左岸的台北縣,右岸的台北市,

而橋上有時可見的河濱綠地與水流,

但總在頃刻間的速度中呼嘯而過



藉著河川的概念觀看人文與建築歷史也很有趣,

部分地名都富饒人文意涵,

那些形塑過板橋的水田文化、渡船的生活記憶,

拓染的碼頭文化,......是板橋文明的重要根源


板橋唯一未加蓋的河流-湳仔溝...........也可稍留意一下


也感謝星期三聽了的某場演講

感觸太多...先僅記

Auc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