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dredi 13 novembre 2009

古希臘雕刻與繪畫2

雕刻家:波利克萊塔斯﹝Polyclitus, active ca. 450 ~ 420 BC﹞
  波利克萊塔斯﹝Polyclitus﹞一心追求人體最完美的表現法的理論,他認為人的頭與全身最均衡調和的比例應該是一比七;並且歸納整理出了一本著作《規範》﹝Kanon﹞,在這本書裡,他將理論加以具體化,因為其內容表現了人體解剖學與人體美學的典型,由此可以看出希臘人注重理性的特質。他有一件的著名的《持矛者》雕像﹝Doryphorus﹞,雕像的人體比例表現出十分完美,成為後人追求理想化人體比例的標準。相對於菲狄亞斯被人稱為「神的雕刻家」,波利克萊塔斯也被人稱為「人的雕刻家」。

持矛者﹝Doryphorus﹞
羅馬時代複製品,原件約在西元前 450 ~ 440 年
波利克萊塔斯﹝Polyclitus﹞為原創作者
大理石,198 公分高
國家考古博物館,那不勒斯﹝Naples﹞,義大利

雕刻家:普拉克希特利斯﹝Praxiteles, ca. 400 ~ 330 BC﹞
  普拉克希特利斯﹝Praxiteles﹞是古典時期晚期的雕刻家,他追尋溫柔之美,所以常將男人柔性化,所雕刻的眾神雕像總是失去其強壯性格。1877 年在奧林匹亞挖掘出握抱嬰兒酒神戴奧尼索司﹝Dionysus﹞的赫米斯雕像:《赫米斯與嬰孩戴奧尼索斯》﹝Hermes With the Infant Dionysus﹞,即展現此特徵。

赫米斯與嬰孩戴奧尼索斯﹝Hermes With the Infant Dionysus﹞
約西元前 340 年
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之作品
大理石,約 213 公分高
考古博物館,奧林匹亞﹝Olympia﹞,希臘

第三部分:希臘化時期的雕刻
  希臘化時期的雕刻留存於世的作品數量非常豐富,它們雖然繼續保有古典時期的傳統,注重寫實風格的人體,但也從古典時期的理性、優雅轉為表情豐富的感性。更由於重視人類個體追求現世的存在與價值,作品也十分注重人物內心的動靜與外在的表情,以反映對現實生活的關心與生命力。
希臘化時期著名的雕刻
  希臘化時期中最能具體表現男性身體的雕刻作品有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勞孔群像》﹝Laocoon Group﹞以及以戰爭為題材的《垂死的高盧人》﹝Dying Gaul﹞。
  根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所稱《勞孔群像》是由三位來自於羅德島﹝Rhodes﹞的雕刻家所創造的,表現了特洛伊祭司勞孔與他的兩個兒子被海蛇纏繞而死的情景。勞孔本為特洛伊城的祭司,因為不服從上帝的命令,警告特洛伊人小心希臘人別有陰謀的木馬,觸怒了阿波羅;阿波羅派出兩隻海蛇去尋找勞孔父子,並將其殺死。

勞孔群像﹝Laocoon Group﹞
約西元前 150 年
大理石, 240 公分高
梵諦崗博物館,梵諦崗﹝Vantican﹞
  《勞孔群像》這座雕像將勞孔父子臉上痛苦的表情展現的極為逼真深刻,同時也將希臘雕刻家對人體美的理想主義展現無遺;利用健美賁張的肌肉,將人體美提昇至最大的極限。此外,這三個人的姿勢也各不相同,十分複雜,從勞孔右手開始,連接到左邊兒子的手臂、身體、腳部,再到勞孔的左足和右足,繼續連接到另一個兒子的足部與頭部,然後再連回到勞孔的右手,使整個雕像成一圓形。此種圓形狀的構圖,在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時代中,普遍為畫家所使用。
  約西元前 241 年,小亞細亞北部帕加馬﹝Pergamum﹞王國的阿塔羅斯一世打敗了中歐遊牧民族高盧人的進攻。為此,大批的希臘雕刻家被請來製作青銅雕像以紀念他的戰功,但現在都蕩然無存了,只發掘到一些羅馬時期的複製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這尊《垂死的高盧人》。

垂死的高盧人﹝Dying Gaul﹞
約西元前 230 ~ 220 年
大理石,與真人相同大小,於土耳其出土
卡皮托利諾博物館,羅馬﹝Rome﹞,義大利
  希臘化時期也出現許多具有官能的美感裸女雕像,其中以《米羅的維納斯》﹝Aphrodite of Melos﹞、《勝利女神像》﹝Nike of Samothrace﹞為代表作品。
  《米羅的維納斯》在 1820 年發現於愛琴海的米洛島﹝Milos﹞,她被譽為「希臘黃金時期的縮影」,總結了古希臘所代表的一切。女神雕像雖然失去了雙臂,但保留了完整的頭部和面容,從頭、肩、腰、腿到足的曲線變化使人體以無比聖潔的姿態展現在人們眼前,沉靜的表情裏有種坦蕩而自尊的神態,在她的面前,人們感到的是親切、喜悅及對生命自由的嚮往,絲毫沒有俗媚和肉慾。創造此雕像的藝術家充滿深情地表現了女性溫柔寧靜的美,被認為女性美的原型。此一女神像之特色為較小的頭部、窄肩、寬腰、豐臀。整個雕像姿態接近 S 形狀。對後代西洋婦女裸像的造型有甚大的影響。

米羅的維納斯﹝Aphrodite of Melos﹞
約西元前 150 ~ 100 年
大理石, 208 公分高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1863 年在愛琴海薩莫色雷斯島﹝Samothrace﹞發現《勝利女神像》。頭及雙臂已失,軀體基本完好。這尊雕像現在被放置在巴黎羅浮宮內一座船首形的基座上。女神挺胸展翼,似乎正吹起勝利的號角,圓潤結實的女性軀體,噴射出生命的光焰,充分表現出勝利者的雄姿與激情,體現了藝術家將他的作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卓越構思,為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的一件傑作。

勝利女神像﹝Nike of Samothrace﹞
約西元前 200 ~ 190 年
大理石, 240 公分高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第四部分:古希臘的繪畫
  當希臘本土在西元前十一世紀遭受到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時的黑暗時期,有些人就逃難到愛琴海對岸土耳其的愛奧尼亞﹝Ionia﹞地區,因此連帶了影響神話時期希臘藝術的發展,在繪畫上形成具有希臘本土特質的幾何形風格﹝Geometric Style﹞與具有愛奧尼亞特質的東方風格﹝Orientalizing Style﹞。到了古樸時期這兩種風格就不斷融合而開啟了追求秩序與均衡為理想的希臘藝術。
  古希臘的建築原來都是彩妝的,不過因為氣候因素,受到長期風化的結果,使得現存的建築遺跡,看來都只呈現石材的原色。下圖是多利克式神殿柱頂楣構﹝Entablature﹞上的彩色示意圖。

多利克式柱頭及其柱頂楣構﹝Doric capital and entablature﹞
約西元前五世紀
彩色示意圖
  古希臘人不像古埃及人常在墳墓裡畫上壁畫,由於希臘盛產蜂蜜與橄欖油,需要大量的容器來盛裝,因而製陶成為一件當時很重要的工藝,這使陶罐上的彩繪裝飾成為極重要的繪畫藝術。
  一般而言,希臘之陶罐係供盛酒、香油及水之用,但亦有供殉葬者,後者高達五、六呎,前者則多在二呎左右不等,形式甚多,有蓋及無蓋者均有之,並有雙耳。由器皿上的彩繪來看,古希臘的瓶畫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幾何形時期﹝約 11OO ~ 7OO B.C.﹞、東方化時期﹝Orientalizing Period,約 75O ~ 6OO B.C.﹞、黑繪式時期﹝Black figure period,約 7OO ~ 5OO B.C.﹞與紅繪式時期﹝Red figure period,約 5OO B.C.﹞

Aucun comment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