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udi 26 novembre 2009

書籍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慧雯譯

小型書摘 :

葛林伯格的敘述體系及其藝術批評一. 現代主義藝術出現的藝術歷史溯源。丹托認為,模擬再現技巧的純熟精通是促成藝術敘述進入一個新的層次的原因之一,藝術因此開始對其自身進行本質上的思考。(p111)

二. 現代主義繪畫的內涵。也就是「藉由將繪畫畫入繪畫的努力,來陳列出繪畫藝術的本質」(p109),葛林伯格以康德這位「對批判工具加以批判的哲學家」來突顯出現代主義「運用某學科的獨特方式來批判該學科本身」的精神,因此繪畫就應該以繪畫本身所不可替代的特質來對繪畫本身進行自我批判,也就是說繪畫的主題就是繪畫本身,在此邏輯發展之下,繪畫將臻於純粹,只呈現屬於其本質的元素,藉以發掘其自身的哲學本質,對於葛林伯格而言,現代主義藝術就是試圖透過自身來為藝術提供哲學定義。(p109~111)

三. 現代主義繪畫如何實踐。葛林伯格認為必須表現繪畫藝術的本質,也就是繪畫的物理性質——形狀、顏料、平面,在這裡,他強調了媒介在繪畫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媒介是否能在繪畫中被看見是辨別現代主義繪畫的主要標準,而媒介在繪畫上則多以筆觸的形式出現,此外,平面性也是葛林伯格強調的繪畫本質之一


重點:
---------葛林伯格此論述裡--不臻完善
作者提出在葛林伯格的影響下
藝術評論無法處理---恩斯特 Max Ernst / 杜象 /傑克梅第 Alberto Giacometti /甚至畢卡索的部分作品-------葛林伯格將超現實主義 --放在歷史藩籬之外--將超現實主義一筆帶過




其錯誤的就是 1. 將繪畫等同於藝術
2.林伯格的 " 唯物主義 " ( 唯物論的)美學 --過度強調藝術媒材特質
放在現今的新媒體藝術--也過於強調影音的一些物理特性 (批判性反問?)

唯物論美學---使藝術---放棄使繪畫顯的真實的技法----等同遠離了幻覺---
膨脹了物理性媒介媒材的特質

於是可以看到 1960之後許多評論方式

不在關心如何詮釋作品內容---而轉變為作品本身就是什麼? 以何種東西所組成?

----相較於瓦薩利式繪畫-----抽象表現主義繪畫顯得越與現實脫節----越陷落藝術 裡-----
另一股反動而形成普普
(葛林伯格史觀和評論方式也反對普普藝術.......)


後繪畫性抽象畫派 .....

1 commentaire:

許舜慈 Shun Tzu HSU (Zoé HSU) a dit…

:D
我啊~~很怕會念不懂~
寫筆記好像也不一定通的樣子^^
就多念念啦~~~藝術批評有修過是寫專題報告
那門課是個位數人~~~哈

還有妳拍的蠟燭~~~YA~
我最近好愛看蠟燭^^生活工場有那種超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