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redi 30 septembre 2009

關於淡水老街

拆得差不多了
淡水中正路298號
中正路296到302號這四間連幢日式建築
沿著老街步行:淡水捷運站-->中正路 約15分鐘 就能抵達
--------------------------------------------------------------------------------
將淡水中正路老街馬偕銅像後方規畫為藝術街坊,耗資幾千萬元換路燈、路樹、拉皮換外牆,也花錢整修文史人士搶救的老房子,
甚至計畫耗資7700多萬元,拆除「298」並興建一棟地上3層、地下1層的藝術工坊,
作為藝術家出售作品、經驗交流以及展覽的場所。 城鄉局表示,原有的四連棟空間不夠用,拆除後的藝術工坊空間和面積都增加,
拆下的瓦片也會融入新蓋的藝術工坊。
不少在地藝術家對縣府規畫表示反對,
認為一棟鋼筋、玻璃帷幕的房子在淡水老街上,破壞景觀顯得「突兀」,
一位陶藝家更說「老房子整修也不用200萬元,
花近8千萬元改建,難道藝術家就不會餓死?」無不希望縣府從長計議。
--------------------------------------------------------------------------
淡水老街(中正路)的拆古厝、建大樓的行為,
竟然得到「中華建築金石獎」....

關於氣候

感覺天氣的無常
南太平洋海嘯的新聞
令人感嘆天災又多了一件
----------------------------------------------------------------
「玻里尼西亞廣播電台」(Radio Polynesia)記者告訴
「紐西蘭廣播電台」(Radio New Zealand),
薩摩亞(Samoa)外海今天發生強震,
引發南太平洋海嘯,「夷平」數座村莊,並傳出若干人失蹤。

the century

記憶不再只是真實生活的拼貼,它乘載了時間空間的未來

也不是線性的時間

在水中天,穿越幽靜的甬道,

語言無法翻譯,寫不出來的詩 , 會不會是最好的一首 ?

dimanche 27 septembre 2009

vendredi 25 septembre 2009

今早的大直

大直明水一處

艷陽微風

回看那曾澄亮如水的畫面
風很好心很清

於是仔細收藏了光影凝視
天空是透明清朗的風
斜陽是印地安紅的秋色

jeudi 24 septembre 2009

我的 普魯斯特問卷 questionnaire de Proust

妳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難以言喻。「完美」這兩個字很在許多人的字典裡是永遠在追的東西。


妳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可以讓珍愛的人事物因為妳而很快樂。


妳最恐懼的是什麼?
部分的未知。


妳目前的心境怎樣?
閒靜

還在世的人中妳最欽佩的是誰?
我喜歡 的鋼琴家和畫家...


妳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目前沒有。 哈


妳自己的哪個特點讓妳最覺得痛恨?
偶爾易受他人影響。社會化下自我壓抑的東西

妳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自己一個人去陽明山。找到許多生命定格時刻-----也是因為這樣最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知道自己的聲音.....唯有那樣獨立


妳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計較。批評別人。 同理心是當老師的必要要素.....討厭那種整天訓話的老師或人......或是認為同情別人就傷害自己的十分自我中心的人........


妳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我走過的努力生活的一切。無論逆境或者順境


妳最奢侈的是什麼?
一個人散步...練琴或畫畫的時光,因為難得。


妳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為了解決自己的情緒所產生的不愉快。


妳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高估了的?
正義

妳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鋼琴家。小時候好想當^^但是我真的挺瘦的又在國中選了畫畫
........目前想美術和教學之外繼續考考英國皇家的檢定考.........都還是懷著這個興趣,無論快樂或悲傷..................鋼琴都是我最好的傾聽者......練琴是待在家最美好的時光

妳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不喜歡自己的瘦,哈。因為別人以為妳弱不禁風......其他外表其實並不需太在意的....

妳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因為工作或自我期許的緣故,對周遭的人,包括家人,所加的情緒。
-------------------------
還在世的人中妳最鄙視的是誰?
沒有同情心的人。

妳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特質?
陽光,對事物很好奇且有赤子之心。

妳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謝謝

妳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特質?
對生命與人事物有熱忱,謙遜........和善

妳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因為沒能好好溝通所產生的誤會。
-------------------------------------
妳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就是情份吧。
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我卻可以和她當很好的朋友,是種緣份。
朋友不在於多而在知心的唷

妳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大家應該會想到父母......因為他們對我的付出和照顧都不知怎麼報答了XD
而順著接下來愛的人也不知如何說呢~~最愛的東西可能是從五六歲陪我至今的鋼琴。或者一本好書或自己作品或者是和諧的幸福的感覺。

妳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好好終老....

何時何地讓妳感覺到最快樂?
應該是如福至心靈的剎那時刻。或是看見他人的笑靨
----------------------------------------
如果妳可以改變妳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少鬥嘴吧,哈哈~~~因為大家都對自己的想法蠻堅持的。

如果妳能選擇的話,妳希望讓什麼重現?
好多唷.....包括回到小時候去看好好玩一下的那種感覺
-------------------------------------------------
妳的座右銘是什麼?
我熱愛生命和世界----還有每一個曾伴行的你們

Wislawa Szymborska 辛波絲卡詩選


窗外的風景本無色,無形,無聲,無嗅覺,又無痛;石頭無所謂大小;天空本無天空;落日根本未落下。自然萬物無需名字,無需人類為其冠上任何意義或譬喻;它們的存在是純粹的,是自身俱足而不假外求的(〈一粒沙看世界〉)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


然而人類天生憂傷。就順其自然吧。
那也不是什麼壞事。    .........辛波絲卡.「微笑」

一粒沙看世界 .......辛波絲卡

我們稱它為一粒沙,
但它既不自稱為粒,也不自稱為沙。
沒有名字,它照樣過得很好,不管是一般的,獨特的,
永久的,短暫的,謬誤的,或貼切的名字。它不需要我們的瞥視和觸摸。
它並不覺得自己被注視和觸摸。
它掉落在窗台上這個事實
只是我們的,而不是它的經驗。
對它而言,這和落在其他地方並無兩樣,
不確定它已完成墜落
或者還在墜落中。

窗外是美麗的湖景,
但風景不會自我觀賞。
它存在這個世界,無色,無形,
無聲,無臭,又無痛。

湖底其實無底,湖岸其實無岸。
湖水既不覺自己濕,也不覺自己乾,
對浪花本身而言,既無單數也無複數。
它們聽不見自己飛濺於
無所謂小或大的石頭上的聲音。

這一切都在本無天空的天空下,
落日根本未落下,
不躲不藏地躲在一朵不由自主的雲後。
風吹縐雲朵,理由無他——
風在吹。

一秒鐘過去,第二秒鐘過去,第三秒。
但唯獨對我們它們才是三秒鐘。



-----------------------------------------------------------------------------

辛波絲卡是懂得詩和生命的況味的,

她這樣說:「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
更重要極富社會意義的詩
越南
婦人,你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
你生於何時,來自何處?——我不知道。
你為什麼在地上挖洞?——我不知道。
你在這裡多久了?——我不知道。
你為什麼咬友誼之手?——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我們不會害你嗎?——我不知道。
你站在哪一方?——我不知道。
戰爭正在進行著,你必須有所選擇。——我不知道。
你的村子還存在嗎?——我不知道。
這些是你的孩子嗎?——是的。
1996年的波蘭詩人辛波絲卡,曾撰寫《鋼琴教師》一書獲諾貝爾文學獎

享享妳的

省思
“If my muscles hurt, it just means I've used them.
If it hurts to walk up the stairs, it’s just cause I’ve done it a hundred times to lay down next to a person who loved me.
My face may have wrinkles, but I have laid under hundreds of skies on sunny days.
I look like this, well, because I drank and I lived and I loved and I screwed my way through a pretty damn good life.
Getting old isn’t bad. It’s earned.”

「如果我的肌肉傷害,意味我使用了他們。
如果它走臺階有痛,它是我使用了它們一百次
在一個人旁邊。
我的面孔也許有皺痕,是我徜徉晴空下數百天的日子。
我看上去如此,很好,因為我喝了酒,並且我居住,並且我能愛,
並且我通過相當好的生活擰緊之淬鍊。 變老不是壞的。 它值得了」。

mercredi 23 septembre 2009

囈憶

整理一大疊各種筆記資料時
無意間翻到筆記本裡面潦草的字句
如果你
是因為愛美 ,
請不要愛我.
愛太陽吧!
它有著金色的耀眼光芒
數不盡的
過盛的溫暖炙熱

mardi 22 septembre 2009

奧義書

把夢片記錄下來 / 那是生命的奧義書

音樂:皮耶˙布雷茲「作品:片段」

在我本身的進程中,似乎愈加明顯看到某種現代性的形式,它在於去除未完成和完成之間的界線;以某種方式,作品只能是一個想像的、虛擬的大作品的片段,我們不了解其起始和終結。
——皮耶˙布雷茲,「作品:片段」展覽引言

法國作曲家和指揮家皮耶˙布雷茲(Pierre Boulez)(1925~)是當代音樂的巨擎:從1945年起成為前衛音樂的推手和表徵,1963年的著作《思考今日音樂》(Penser la musique)奠立他和史塔克豪森(Stockhausen)等人並駕齊驅的地位。其職業生涯中,曾在七○年擔任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和倫敦BBC管絃交響樂團指揮。在音樂傳播和教育上,他創立了巴黎的IRCAM(l'l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聲學/音樂研究與協調研究所、巴士底劇院(l'Opera Bastille)、音樂城(Cité de la musique)。
布雷茲始終基於原創的音樂研究和實踐,不惜採取堅定的另類立場,造成人們對他好惡分明的觀感。他的音樂旨在轉變聽眾的慣性,主要帶領聽眾接觸20世紀上半的現代派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修恩堡(Schoenberg)、巴爾托克(Bartok)等)。其音樂語彙以不定和動能(dynamism)為特徵:將各種素材置於對立並使之互動,其結果看似鬆散,其架構體系則經過嚴謹的組織。他在〈建構即興〉(Construire une improvisation)(1961)文中即屏棄自發/精準、音樂概念/系統等對立,而架構出充滿對立的世界,昇華了素材原來的統一性。

布雷茲並廣泛汲取自哲學、文學、藝術,關注藝術家克利(Paul Klee)、詩人夏爾(René Char)、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梵樂希(Paul Valéry)等;重要的法國當代思想家如傅柯(Michel Foucault)、德勒茲(Gilles Deleuze)均曾論及他的音樂。這些歷程和影響都展現在布雷茲受羅浮宮(Louvre Museum)之邀策劃的「作品:片段。素描、樂譜及文選」(Oeuvre: Fragment. Drawings, musical scores and selected texts)展覽。

混合19至20世紀的素描、繪畫、文學和音樂作品,展覽旨在探討創作的方法和作品的生成過程,並延續布雷茲一貫的打破對立之概念,認為草圖的元素持續存在完成的作品中、具有其自主性,以及某種永遠不會定下來的創作方式——彷彿持續追尋某個相同的目標,而作品將持續處於暫時的狀態。布雷茲並納入「機遇」的因子,認為這將產生介於完成和未完成之間的曖昧性,以此拒絕任何既成的解答,而產生所謂的「開放的作品」(oeuvre ouverte)。

展覽即以馬拉美的詩作開頭,展現他如何以文字大小和字體的變化、編排方式來實驗「機遇」。繼而呈現四個區塊:「創生」(Geneses)圍繞在作品的蘊生階段,展出的德拉克瓦(Delacroix)素描體現他如何拉近原本二分的草圖和畫作二個類型,庫普卡(Kupka)的「抽象」(Abstractions)系列則代表極度精簡的構圖。

「局部和全部」(La partie et le tout)區塊中,布雷茲指出,浪漫派視片段為完整且自主的形式,由此導出了關於「未完成」的思考,在此,片段關聯到無可描摹的整體性,一如某些特定、個別的風景畫對自然的呈現實際上喚起了大整體(Grand Tout)。在此展出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的「天空習作」(Etude de ciel)(約1869年) 、塞尚(Paul Cézanne)的「林下灌木」(Sous-bois)(1882-1884)等。
「連續和斷裂」(Continuite et rupture)區塊展出布雷茲眼中足以體現現代性的「不連續」特色的創作者:部分現代藝術創作的片段化手法關係到異質(heterogeneous)美學,如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的「黃金時代」(L'age d'Or)及布雷茲本人的作曲樂譜「史特拉汶斯基長在」(Stravinsky demeure)(1951-1953)所顯現的。最後,「片段的作品」(Œuvre en fragments)區塊指涉布雷茲本身的部分創作:具有多個版本,且創作時期橫跨多年;在此展出以雕塑著名的法國藝術家賈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的素描,它遲疑的筆觸重覆並消解了輪廓;音樂家瓦賀斯(Varèse)的樂曲「美洲」(Amériques)則以塗消的方式達到將形式懸置、中止。

法語的 向日葵 --生長在大地上的太陽

法語的 向日葵就是生長在大地上的太陽
Tournesol = Sunflower
莫內的向日葵是眼睛視覺調色的向日葵;
梵谷的向日葵是燃燒自己的熱情與生命,屬於畫家靈魂的向日葵。
前者畫光影色彩,後者畫心靈與生命。

dimanche 20 septembre 2009

music

09/09/19 淡水竹圍工作室 和 身聲大地樂器館












竹圍捷運站2號出口右轉步行約10分/開車請於竹圍站往淡水方向左彎涵洞,走產業道路便可抵達!




































身層---深成 策展論述 學妹鄒婷的


身層---深成

策展論述 鄒婷

「瞎子問你是否有兩隻手,你卻用看的來確定這件事」尚-盧.高達(J-L Godard)
-
 對於事物的本質,你我是否已失去最原始的理解與判斷,甚至連自身,自身的雙手如是?

這並非擁有雙眼造成的窘境,而是眼見即所見的慣性。

關於手的問題,在看過之後當然能獲得與事實相同的結論,但生活中的其他呢?
今日生活如此,資訊的接收是即時且速食的,但慣性的快速接收之後,

常轉變為麻痺與盲從。


無意間讀到「瞎子問你是否有兩隻手,你卻用看的來確定這件事」這句話,

我將其做為上述的狀態的呼應,在今日,人們似乎缺少某種「什麼」,

卻保有懷疑的潛意識,我想那個「什麼」,是對於事物的獨立思考,

關於這個當下的你我、生活…。

這並非叛逆青年的自白,而是企圖建立一個對於當下思考反應的新模式,

後置於創作之中。本次展覽有12個創作者,12個自成的面向,
皆是對於現世的思考──新的思考。

呈現出一種多重的存在,接收訊息內化釋放後的存在。

  身層,意指透過身體的多層次感知,

在虛與實之間,或許具象或許抽象或許無象……而後深成,於作品之中,
同時於自身之中。就如同展覽的副標,「這不是一個什麼,而是一個如何」,

對於自我的提問從「這是什麼」?「什麼生活」?
轉為「是該如何」?「如何而在」?那麼,如何呢?

^______^

samedi 19 septembre 2009

往外看的人,作著夢;往內看的人,醒著。---榮格



榮格說:「那些向外看的,是作著夢;那些往裡看的,則是醒著。」

往外看的人,作著夢;往內看的人,醒著。---榮格---

-------------------------------------------------------------------------


出自「回憶、夢、省思」這本書

「人生如夢」這樣的諺語來理解。


「向內看」,容格用房子來比喻:一個漆黑的房子中,
大部分人會向外看外面的風景,但是「向內看」是不自然的。
但是,當我們在漆黑一片的房子中點了燈,一切就明亮了。
他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在introspection(觀察自己的精神內在)中所需要的「啟蒙」(enlightment)。


--------------------------------------------------------------------------------------------------
希望

我能往外看也能往內看~


很多時刻~不屬於夢也不屬於清醒~

vendredi 18 septembre 2009

公共藝術 1 三重路19-2號/南港軟體科學園區--- 國內外藝術家作品

彩虹的誕生 --
作者: 逸之森國際藝術顧問公司 新宮 晉(日本)


時間的移轉
袁廣鳴





化境
林書民







有逗點、句點的風景
莊普








演奏一曲
逸之森國際藝術顧問公司 徐瑞憲(台灣)






思想的轉動
湯尼‧克雷格





摘要幾項比較喜歡的